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二章而今迈步从头越10(第2 / 2页)

李万全对骡子极为爱惜,经过他细心调养,精心调教,这头九个月大的骡子膘肥体壮,看见的人无不赞叹。再过几个月大青骡子就一岁多了,这时它就可以干一些轻活;等到再过一年这匹骡子成年以后,卖个三四十个大洋都没问题,所以王秀珍觉得前面虽然吃了亏,现在是占了便宜。

前世那个世界里,和骡子干同样的活的是汽车、拖拉机,今生拥有骡子和骡车,也算是有“车”一族了。骡子既可以干农活,又可以跑运输,李青林决定以后就向运输专业户方面发展,这样既可以挣钱,又少干农活——李青林现在还真不会干农活呢!

三个人说着说着,又说到了纺棉纱的话题上。父亲说等桐油卖了钱再买棉花,但母亲不同意。母亲的意思是等卖了桐油再买棉花,起码要过十五以后,这么多天人闲在家里不值得;不如拿自家的钱垫上,先把棉花买回来乘这几天空闲把棉花纺成纱。

李青林同意母亲的想法,建议用手头的钱先垫上买棉花,先把棉纱纺起来,等卖得了桐油钱再把垫下的钱收回来。

李青林以前看过中国近代棉纺织相关史料。民末清初,国外的机器纺的棉纱大量进口,冲击本土手工纺的棉纱市场日益萎缩,但是中国手工棉纱从来都没有真正退出市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国产棉花的产量不断提高,棉花、棉纱成本不断降低;二是手工纺纱的主要从业人员为农村妇女,其最低工资要求可能是仅仅是吃饱三顿饭,因而人工成本极为低廉;三是由于民国时期黄金十年经济期的刺激,整个市场需求扩大,而土布从古自今为农民所喜爱,因而手工纺纱织布在农村普遍存在。

李青林还了解,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日本为了削弱国民政府经济实力,对华实行“经济遮断”,象食盐、棉纱、钢铁、化工原料等战略物资实行禁运。为保障军队所需的大量军服需求,国民政府大力提倡纺纱织布;在延安,为保障抗日军民的供给,边区政府发动大生产运动,其中包括纺纱织布、开荒种田等,伟人毛主席还亲笔题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既然纺纱织布有前途那就必须要做,要做就要抢得先机,抢得先机就能赚钱。前世李青林最爱做的两件事是搞钱和搞女人,今生能赚钱的事情他没理由不去做。

李青林需要给李万全增强信心,他对李万全斩钉截铁地说:“我敢打赌,纺纱肯定能赚钱!并且棉纱价格一定会上涨!”

李万全有点不乐意。他认为两家的棉花,不应该一家垫钱;况且如果纺棉纱不赚钱,自己垫的钱不一定收得回来。他见刘玉珍和李青林意见一致,就勉强同意了。

他嘴里都都囔囔地对李青林说:“反正这二十个大洋是准备给你娶亲用的,你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吧!”

转过一个小山坡,山坡下有个小村子,村子路边有一颗大槐树,钱多福的老婆姜秀枝抱着儿子在树下站着。她旁边有一个姑娘,姑娘手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面装着一些东西。

这姑娘今年大概有十五六岁,眉眼长得有点像姜秀枝,但比姜秀枝显得有富贵之气,她圆脸,大眼睛,眉毛又弯又黑,梳着一条又黑又粗的大辫子。姑娘个子和卫三丫差不多高,身体比卫三丫健壮,发育得比卫三丫要好,小胸脯挺得高高的,看上去已经有些规模了。

刘玉珍下了骡子,和姜秀枝打招呼:“秀枝,这大冷天咋在道边站着呢?多福今天没和你一起回家?”

姜秀枝用手对旁边一条路上一指,答话道:“一起回了,你看,他不是在那边?”

钱多福正在那边和两个人在说话,三个人叽叽咕咕也不知在说些什么。钱多福见李万全一家三口来了,远远地喊:“你和二婶一起回家吧,我今晚到根旺家喝酒打牌,你回去跟我爹说我晚上不回去了。”

姜秀枝冷笑一声,说:“打牌?我看不是去赌钱,就是抽大烟去了!”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