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温祚建国的时候是马韩国王讲东北领土一百余里之地许给了百济作为立国之地百济才真正的在“慰礼城”之内立足,而马韩国王之所以给予温祚慰礼城的土地也是有许多政治考量的,比如北方的“靺鞨”和东方的“乐浪”时刻威胁着马韩的统治,这时候温祚来了马韩国王顺势将温祚安排在那里实际上也为了自己边境的安全考量,而温祚的百济国这时候则面临着三方势力的威胁,北边的“靺鞨”、东边的“乐浪”以及南边的“马韩”,温祚王如何在这四面环敌之处抵御侵略呢。
我们还是按照年代顺序依次的介绍一下这段时间的历史,温祚王二年(前17)的时候为了稳定国家的秩序刚刚建国所以任命“乙音”为右辅就相当于咱们中原王朝的右丞相掌管百济的兵马大权,以此来抵抗来自北边靺鞨的威胁。而在温祚王时期百济总共与靺鞨、乐浪和马韩三方交战,最初的敌人只有靺鞨,后来因为建造“马首城”与乐浪撕破脸,至于马韩这边百济基本上是趁火打劫,看着马韩势力的逐渐衰弱温祚就趁机灭了马韩,自己开始发展壮大起来。
据《三国史记》的记载来看温祚王在位期间百济与靺鞨总共交手七次,除了靺鞨与乐浪联手在温祚王十年(前9)曾经攻破百济的“瓶山城”以外,基本上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但是有一点耐人寻味的是,基本上的每一场战争都是靺鞨主动发起的,而百济始终处于守势由此可知在温祚王时期百济还十分弱小,甚至臣服于马韩的统治,因为有记载在温祚王十八年(公元元年)的时候靺鞨出兵攻打百济,温祚王亲自率兵与靺鞨“逆战于”七重河,取得了胜利俘虏了靺鞨的酋长素牟将其送到马韩,其余被俘的靺鞨士兵也全被杀掉,由此可知当时的百济国还是臣服于马韩的统治。而靺鞨虽说兵强势大,但是其社会的原始部落性很强决定着他们很有可能不能团结在一起作战,而是应着咱们中国的俗话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狼上狗不上这些东西,没有把拳头集中在一起攻打百济的实力。靺鞨与乐浪交手两次,分别是在温祚王十一年和十七年,而此时的乐浪郡是属于汉朝中央政府直辖的汉四郡之一,所以军事实力和武器装备上相比于温祚的百济还是强了很多,所以这两次战争百济均遭遇了失败,尤其温祚王十七年(公元前2年)乐浪攻破了百济的“慰礼城”,基本上给百济打的够呛,说明当时的百济还并不具备与乐浪一战的能力。
百济与马韩总共经历过一次战争,事情的起因在于温祚王二十四年(公元7年)时百济在南方修建了“熊川城”,但是马韩很不高兴谴使谴责了百济的挑衅行为,虽然说百济这次没有跟马韩撕破脸拆毁了“熊川城”。但是马韩这种兴师问罪的行为也得罪了百济,实际上马韩这次对百济的谴责行为,成为了马韩亡国的导火索,因为这个时候的马韩已经是内忧外患濒临灭亡了,可能在这个时候百济就有想法灭马韩取而代之的打算了,所以可能是自己造势在这个事件发生的第二年,可能也是百济人自己编出来的,说是汉城有一户人家的马下崽子了,下了一头牛出来。看到此“祥瑞”的百济群众还说有井水从井里头溢了出来,所以这是大吉大利之兆,大王吞并马韩、辰韩之地指日可待。这事是写在历史的正史中的故事,具体是真有祥瑞还是说这事是温祚王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幕滑稽戏以出兵马韩的借口,就有点类似于咱们中国的“汉高祖斩白蛇起义”之类的吧,虽说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有多不合法,但是怎么也得给自己脸上贴点金,让这事更合法一些。所以在温祚王二十六年(公元九年)的时候百济出兵攻打马韩,将马韩的领土除了圆山和锦蚬以外的所有城市都吞并了,马韩这时候已经是走投无路了温祚王二十七年(公元10年)这两座城市也投降了百济从此马韩灭亡。马韩灭亡后百济将其移民至汉山的北部,在马韩之地又逐渐了“大豆山城”,然而在马韩灭亡后有些马韩旧将比如周勤就占据“牛首山”反叛百济的统治,但是温祚王亲自率兵五千余众平定了周勤的叛乱,周勤在绝望中自杀,但是温祚王也没有放过他将其尸体腰斩并把他的妻子也杀掉以震慑那些有反叛之心的马韩旧将。
我们来总结一下温祚王时期的百济,虽然是在建国阶段总被靺鞨攻打,但是这个靺鞨似乎只是为了抢劫并没有与整个百济展开大规模战争的意思,而正是这样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上马韩国王的那种不善于外交的行为,导致了百济的实力逐步得到增强并且彻底灭亡了马韩,而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实际上无论是马韩也好还是百济也罢,老百姓始终是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作者数了一下《三国史记》里边的温祚王时期的百济自然灾害,总共有六次之多,可见当时的老百姓不是死于战争就是死于饥荒,百济的统治者为了建造和修建城市所用的民力也是很大的,比如说那个慰礼城被乐浪焚毁了,但是后来又修缮了,用的还是很多居住在汉山以北的普通老百姓,借用贾谊的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喜欢辰说朝鲜史请大家收藏:(www.)辰说朝鲜史大地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