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日本向美国宣战这个消息之后,与罗斯福和麦克阿瑟一样,饱尝狂喜到极度失望这种过山车般的感觉的自然还有英国。本以为美国在对日本宣战后,马上也会向德国宣战的丘吉尔在得到美国的夏威夷陷落的消息后,就知道美国不禁短期内不会对德国宣战,而且,美国还会减少对英国的援助。至少在短期内肯定会减少,或者再确切点说,在美国的军工产品能够满足美国自身的需要之前,会减少对英国的援助。
问题在于,没有了美国的援助,英国拿什么来抵挡德国的进攻?这几天,不管是在英国的上院还是下院,是战是和的争论不绝于耳,特别是在美国夏威夷丢失之后,与德国谈判求和的声音渐渐压到了继续战斗的声音。许多之前寄希望于美国而支持对德国强硬的人,现在都改变了立场。美国在应对一个小小的日本的挑战都无法取得胜利,英国就算与美国站在一起,就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吗?他们对此,持悲观态度。可是谁都可以在是战是和上去做选择,那怕是英国王室都可以,但丘吉尔不可以。如果丘吉尔在此刻选择放弃,这没问题,选择辞职,这也没问题,唯独如果他选择与德国议和,不可以!
丘吉尔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态度一贯强硬,他曾在国会做过演讲,宣称要领导英国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言犹在耳,如果他现在选择与德国议和,那就意味着他的政治信用的破产,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终结。作为一个政治家,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那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出现。
可现在议和的声音越来越响,丘吉尔不得不发表广播讲话。在广播讲话里,他再一次重申了不能对德国屈服,并呼吁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们团结起来,共同向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这些法西斯国家战斗,强调英国与美国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希望全世界整个反法西斯联盟,在美国的领导下,为战胜法西斯尽到自己应尽的力量。并且,他还在讲话里对一些有能力的国家的袖手旁观提出了批评。
丘吉尔在讲话中,第一次公开承认了美国在这个联盟中的领导地位,把英国下降到一个从属的位置之上。目的自然是想以此作为交换,换取美国不要减少对英国的援助,尽管此刻美国的本土也面临着战火。同时,他也隐晦的表达了对华夏的不满,他认为日本能够如此猖獗,就是源于华夏并没有拿出力量来竭制和制衡日本的野心。他批评的有能力而袖手旁观的国家,无疑是矛头直指华夏。
当丘吉尔的讲话文本放到杨寰宇的办公桌上,杨寰宇在看了丘吉尔的讲话之后,杨寰宇直接就把这份文件丢进了废纸篓。笑话,你英国打不过德国,尽可以投降,关华夏什么事?美国人国会批准的租借法案,交换条件是英国同意美国租借他的海外领土作为军事基地,你给我华夏什么了?我们有什么义务去帮你们竭制日本呢?更让杨寰宇不爽的,是英国竟然宣布奉美国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领袖,你丫的问过我华夏同意不?
对目前的局面最乐观其成的怕就要算是德国了,连带着因华夏占领土耳其带给德国的不满,如今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说现在世界上的国家里,对华夏的军事力量的巨大实力熟悉的,也就是日本和德国了。日本是在与华夏的一次次交锋中熟悉的,而德国,当年大批的德国军方人员与华夏的合作,自然他们心里有数。德国人心里明白,若不是华夏的放任,日本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太平洋上对美国形成局部的优势地位的。
如此有利的态势,德国又怎么能不善加利用?希特勒放下了他原本的计划,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英国。由于美国的租借法案在国会得到通过,大量的援助物资被源源不断的通过大西洋被运到英国。而邓尼茨领导的潜艇部队面对英美海军的联合护航,战果也越来越小,损失反而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认为很难在短期内征服英国,所以他的注意力已经从英国转向了苏俄。他现在解决掉苏俄后,再慢慢的与英国周旋。
但是现在,情况出现了转机。因为日本在太平洋上行动,牵制住了美国。这让希特勒意识到,这是击败英国最好的时机。于是,大量已经开始向北方集结的部队重新返回南线战场,希特勒要在美国恢复对太平洋的控制,消除后顾之忧之前,击败英国,至少也要占领英伦三岛,把英国政府赶到加拿大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德军进攻的重点转回英国,通过一系列细节上的变化很快就被英国所察觉,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德国对英国的轰炸密度和频率都在逐步加大,而轰炸范围也在扩大。这说明,德军已经把他的空军的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到了对英国的轰炸中。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快,德军就有可能对英伦三岛实施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