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龄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优先保存军舰,把军舰避入长江,欧洲列强的军舰那怕数量再多,进了长江都要受到限制,再辅以岸炮与水雷的协助,未必不能教联合舰队吃个大亏。
至于基地,那是能守则守,实在守不住就算了,以后还是有机会重建的。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稳妥的方法,盛宣怀、陆大有、甚至洪宣娇都点了点头。
只不过,王枫并没有表态,把军舰缩回长江,等同于把主动权拱手相让,联合舰队将会进退自如,是战是和并不由自己说了算。
几年前,东印度公司来攻,王枫的手头没有任何水上力量,只能采取守势,再寻找反击的机会,可是时至今日,他的手上多多少少有了些军舰,难道就这样缩在长江里?这不是他的风格!
丁大全也是目光闪烁,似乎在想着什么。
这时,一名黑鹰队员匆匆而来,敬了个礼道:“总司令,有上海电报。”
电报是沿着铁路线架设的,但是电报线路的架设速度显然不是铁路能比,目前铁路只开通了上海到常州段,而电报已经在规划的铁路沿线架设到了南京。
另外上海经苏州到杭州的铁路线,杭州经宁波福州一线到广州,南京到杭州的宁杭铁路也都在规划勘探线路,一旦确定下来,将率先架设电报线路。
“念!”王枫吩咐道。
黑鹰队员掏出一张纸片,念道:“上海电:接兰芳情报,星加坡新来荷普军舰十三艘,运兵船五十余艘。”
盛宣怀顿时色变道:“又来了荷兰和普鲁士,后面说不定还会有新加入的呢,敌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了,王枫,我知道你不甘心退缩,可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后总有机会报仇的。”
王枫向张万常问道:“我们的鱼雷艇有多少条了?”
张万常现出了一丝愧色,讪讪道:“因为技术上还存在问题,目前鱼雷发动机的报费率太高,成品率只有两三成吧,所以到目前为止,只有二十一条,每条装备两发鱼雷。”
燃油发动机,对于这个时代是全新的技术,虽然有王枫给出了全套技术图纸,又详细讲解,可是它的结构比蒸汽发动机要复杂很多,有些零部件用车床加工精度不够,必须依赖手工打造,自然会有差异,而且还要既防水又排气,说实话,从真正开工建造到现在才一年的时间,能有两三层的成品率已经很不容易了。
关键还是太仓促,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调试实验,再对车床做进一步的改进,成品率不会如此低下,王枫也能理解。
其实直到一战时期,鱼雷都是海战中的奢侈品,比如德国潜艇,在面对商船和威胁不大的小船时,宁愿多费点事浮上来开炮轰击,也舍不得发射鱼雷,只有在捕捉到大中型军舰时才会使用鱼雷,主要问题就在于鱼雷发动机以一战的科技水平都很难制造。